close
來談談房子


一個建築是會說話的
它的線條,它的比例,都是一種語言

(西班牙建築大師satiago calatrava的作品)

一個家也是會說話的
顏色的搭配, 傢俱的選用, 就代表一個主人的風格



聽聽看,周圍的房子的聲音
結果我們台灣的建築,我們的室內設計
竟是一片的沉默, 甚至說是死寂

讓我想起求學時,老師在講臺上問
"有沒有人有問題? " 或是 "有沒有人想要發表感想的? "
的那種沉悶到快窒息,每個人都把頭低下來深怕眼神交觸的那種感覺

有時覺得難過, 在這塊我深愛的土地上
人的審美能力以及自我的個性,都在教育的過程中被磨滅掉了

想一想, 什麼樣的建築能代表我們台灣??
我看不到, 台灣的建築發展下去會有什麼出路
閩南式的建築正在衰落中, 中國風的建築也不多見
而繼起的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風格卻從來沒有出現過 (還是我沒看到?)
我們已經被外來的文化所攻佔了,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元素

許多的民宿,餐廳,商店不斷地引進外來的風格
常見的像是

希臘地中海風格 (這真是太多了,一堆海邊的店都在走這種藍白黃為主的風格)

(某間墾丁的民宿)

峇里島風 (再加入一些南洋風味)

(這是峇里島烏布的四季飯店)

歐式新藝術(Art Nouveau)風 (看到一堆鍛鐵的欄干,但一混搭往往悽慘無比)

好吧,我臨時找不到照片, 找了間店家在賣鐵窗的, 就知道這樣亂搭的結果有多糟了

歐式歌德晚期都鐸風 (像是清境那邊很多這種歐風別墅)

(清境的一間民宿)

為什麼它們會這麼流行
因為根本沒有對手嘛

你看看, 這是對手嗎?





上面那幾張是我隨便去仲介上抓一些在賣的房子
那都是我們台灣人在住的房子,天阿!! 更慘的是這不是特例,而是常態

大家都知道
模仿的再怎麼弄都比不上原來的, 頂多跟原來的一樣
學人家90分的最多就是做出90分
或是周圍環境就不一樣, 怎麼有辦法做出同樣的氣氛呢


瑞士的照片,跟夢境一樣美

好吧, 能有90分也不錯阿
可是我們台灣人卻常常亂套用那些元素
結果變成30,20分 實在是慘不忍睹

前一代努力拼經濟沒空顧生活品質
但是我這一代不該再有藉口了
雖然我受的也是傳統的填鴨教育
也是從小就被貫輸事物都該有 "標準答案"
跟課本不同的想法就是錯的, 甚至同義字都不對
但這不是藉口 我該做出屬於我和我未來老婆兩人的房屋
也要影響周圍的人 讓這個社會有所改變

有點長, 分兩篇寫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d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